东北二人转文化

频道:民间舞 日期: 浏览:594

 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。那么你知道它的文化吗?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东北二人转的文化,希望对你有帮助!

  历史背景

  东北是清朝的“龙兴”之地,自古以来除辽东、辽西有少量汉人外,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、蒙等骑射、游牧民族的天下。在康雍乾盛世期间,清朝实习严厉的“封关”政策,严禁汉人进入关东。康雍乾盛世过后,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,国力日弱,加上外敌入侵,“封关”政策名存实亡,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“闯关东”大潮,大批山东、河北人进入东北,“秧歌打底,莲花落镶边”的二人转就是“闯关东”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。

  首次出现

 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(1934年)四月二十七日《泰东日报》第七版“……本城(阿城)三道街某茶馆,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,一起数人,即乡间蹦蹦,美其名曰‘莲花落’,每日装扮各种角色,表演唱曲……”1953年4月,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,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,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,并叫得越来越响。

  流 派

 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,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,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。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流派。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,舞彩棒,有武打成分。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,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,讲究板头。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,受大秧歌影响较大,歌舞并重。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,受当地民歌影响,唱腔优美。曾有“南靠浪,北靠唱,西讲板头,东要棒”的谚语。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,互相融洽,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。二人转的根,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。有的农民说“宁舍一顿饭,不舍二人转”。今天,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,在河北、内蒙的部分地区,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。

  演出形式

 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。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。它一树多枝,一类唱腔,却有多种演出形式,大体可分“单”、“双”、“群”、“戏”四类。“单”:指“单出头”,一个人一台戏,一人演多角。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,类似“独角戏”。“双”:指“双玩艺”。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。二人演多角,叙事兼代言,跳出跳入,载歌载舞。“群”:过去把“拉场戏”也叫“群活儿”。现在是指群唱、坐唱或群舞。“戏”:指“拉场戏”。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。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“二人戏”。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,换装成一旦一丑。以后出现女演员,由一男一女演唱,作简单化妆。

  表演手段

 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。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,边说边唱,边唱边舞,这是名副其实的"二人转";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,称为单出头;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,这种形式称"拉场戏"。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,有“四功一绝”之说。“四功”即唱、说、做、舞;“一绝”指用手绢、扇子、大板子、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。四功“唱”为首,讲究味、字、句、板、调、劲;“说”指说口,以插科打诨为主;“做”讲究以虚代实;而“舞”主要指“三场舞”。二人转的“一绝”,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,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;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。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,左手通常持甩子,能舞出“风摆柳”,“仙人摘豆”,“金龙盘玉柱”,“黑虎出山”,“金鼠归洞”,“缠头裹脑”等高难动作。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,这是小竹板,握在手中,每手两块,有“双臂旁平伸打扭”,“胸前打扭”,“轮腔打扭”及“碎抖花”等多种打法。

  唱 腔

  二人转的唱腔,素有“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”之称,共三百多个。唢呐、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。击节乐器,除用竹板(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)外,还用玉子板,也叫手玉子(四块竹板,一手打二块)。二人转的表演,有“四功一绝”。四功是指“唱、说、做(或扮)、舞”,手绢、扇子、大板、玉子板等“绝技”。唱词以七言、十言句为主,兼有民歌长短句。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,多用韵白,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,滑稽可笑;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;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,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。

  剧 院

  中国东北二人转第一品牌的和平大戏院,是东北二人转有史以来第一支颇具规模的民营二人转剧团。1997年由东北二人转领军人徐凯泉先生创建,长春和平大戏院为东北二人转的崛起与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,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送上央视荧屏,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跨出省门,走向全国,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,如中法文化年等活动……

  拓展阅读:

  简介

  东北二人转,亦称“蹦蹦”,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。最初的二人转,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(俗称“小秧歌”),后来,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,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,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。在原来的'东北秧歌、东北民歌的基础上,又吸收了莲花落、东北大鼓、太平鼓、霸王鞭、河北梆子、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。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。在民间中流传着 "宁舍一顿饭,不舍二人转"的说法,可见"二人转"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。

  可以说,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。

  二人转一名始见于1934年的《泰东日报》 ,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前,才统称为二人转。 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。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、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,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。

  东北二人转以唱为主,有舞有做又有“说口”,它幽默热闹,粗犷泼辣,有浓厚的东北色彩。它的唱词与鼓词相似,长的达千句,短的二、三句,一般的二、三百句。 二人转由男(“下装”)、女(“上装”)、二人(“一副架”)演唱,“上装”以“手玉子”、“下装”以小木棒为道具。

  二人转音乐以九腔十八调七十嗨嗨之称,其主要腔调有“胡胡腔”、“柳子腔”、“嗨嗨腔”、“二窝子腔”、“迷子腔”、“喝喝腔”、“茉莉花调”、“铺地锦调”、“鸳鸯扣”、“小拜年”、“茨儿山”、“叫五更”、“文嗨嗨”、“武嗨嗨”、“十三嗨”、“喇叭牌子”、“句句双”、“五匹马”、“满堂红”、“柳青娘”、“红柳子”、“三节板”、“穷棒子调”、“四平调”、“大悲调”、“小悲调”等。

  二人转的演唱形式多样,有分段轮唱、分句,化唱、一句分唱、接唱、对唱、帮唱、一人帮唱、众人帮唱等。 二人转包括“双玩意儿”(或“双调”、“对口”)、“单出头”、“拉场戏”等表演形式。常演节目有《打鸟》、《卖线》、《阴功报》、《古城》、《蓝桥》、 《西厢》 、《坝桥》、《双锁山》、《华容道》、《游宫》、《报号》、《赔妹》、《盘道》、《禅鱼寺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等。

  特色

 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,有"唱大车店"、"唱秧歌会"、"唱茶社"、"唱屯场"等多种,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"唱屯场"。每年秋后三大时节,挂锄,冬闲,都有"唱屯场",通常按以下顺序表演:

  "打通":指秧歌锣鼓的头鼓,二鼓,三鼓来招引观众。

  "三场舞":丑角上场喊"要想卖,头朝外,船家打浆划过来",以此引旦角上场,两人共舞"三场舞"。

  "喊诗头":"三场舞"后,旦角下场,丑角"起霸"接"喊诗头"。"诗头"类似戏曲的"自报家门"或"定场诗",多数"诗头"与正剧无关,只是为了静场。

  "说口":旦角上场,与丑角"说口"。"说口"可分为零口、定口和套口。"零口"是演员见景生情,逢场做戏,现编现说的口语;"定口"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,包括交代情节,人物对话;"套口"多为与剧情无关联的民间故事及笑话。

  "唱小帽":这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。

  "唱正文":演员用唱、说、做、舞等各种手段来演示剧情。


关键词:民间舞

相关文章